这几年,常常听做了父母的人说:“我不奢求孩子成功,他(她)快乐就好,所以,我也不给孩子什么压力,将来他(她)哪怕当个收费员或者开个花店,过个平凡的小日子也不错。”
每当听到这样的话,我都由衷地感叹:从关注外在成就,到关注内在体验,这是一个价值观发生巨变的时代,也是真正属于个人的时代。
然而,每个人都会好奇:那些宣誓要让孩子过得快乐的父母,是否如愿了呢?作为亲子咨询师,我的职业为我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角度:许多家庭呈现在我面前的并不是一帧画面,而是一部连续剧,让我有机会见证故事的结局。
的确,有些孩子在自由而轻松的氛围中长大,他们和父母关系融洽,与同学相处和谐,学习自觉,有自己的爱好,生活状态快乐而又满足。
然而,我也看到一些孩子,度过了自由散漫的幼儿园生活,到了小学,需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完成规定任务,比如听课、作业、考试,孩子的短板就显露出来:无法集中注意力,无法遵守课堂纪律,无法面对细小的困难,每天做作业的体验,简直像爬过了一座珠穆朗玛……再加上情绪急躁,人际关系紧张,一个十来岁的孩子,过早地陷入到内外交困的状态,彻底告别了快乐。
其实,你误解了“快乐”
父母那么渴望孩子拥有快乐,为啥会事与愿违呢?其实,这一类型的父母,对“快乐”有深深的误解,以为快乐是很简单的事儿,简单到只要不给孩子压力,对孩子撒手不管,孩子就会快乐。这显然大错特错。
wap.sports918.com快乐的三个层次,我们不妨看看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界定: |